智启教育新程:“智小京” 领航,教师 AI 实训启航
在科技飞速迭代的当下,人工智能(AI)正以不可阻挡之势重塑着教育的格局。北京市教委的一项创新之举,让教育与 AI 的融合迈向新高度 —— 数字虚拟人 “智小京” 上岗,同时启动 “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能力提升” 基础教育干部教师全员专项实训。这一举措,宛如在教育的广袤海洋中扬起新帆,引领着中小学、幼儿园教师驶向 AI 赋能教育的崭新彼岸。
“智小京” 的登场,打破了传统教育活动的固有模式。这位特殊的 “新同事” 以虚拟的形象,承担起信息发布、会议主持等工作,为教育活动增添了科技魅力。它的出现,不仅是形式上的创新,更象征着 AI 技术深度融入教育管理与活动组织的开端,预示着教育领域将迎来更多元化、智能化的发展可能。
而此次专项实训,承载着提升教师 AI 应用能力、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任。以海淀区为试点,构建市、区、校三级联动机制,这种全方位、多层次的架构,确保了实训能够覆盖每一位中小学、幼儿园干部教师。从市级层面的理论学习、技术应用培训,到区级层面针对 “种子教师” 的专业智能工具使用与教学设计实训,再到学校层面的校本研修与教研实践,环环相扣,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闭环。
实训的课程内容丰富且实用,紧密贴合教育教学实际需求。理论培训是这场学习之旅的基石,旨在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,让他们深刻认识到 AI 在教育领域的巨大潜力,从而主动接纳并运用这一前沿技术。在实践应用环节,教师们在专家的引领下,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教学行动,积极探索 AI 在教学设计、作业设计、考试题目命制等关键教学环节的应用。这不仅能够提升教学效率,还能借助 AI 的个性化分析功能,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,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。
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、市教委主任李奕在实训启动会上的发言,点明了此次实训的核心意义。在 AI 时代,传统教学手段已难以满足教育发展的需求。主动拥抱 AI,教师们能够优化教育资源配置,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,为学生提供更丰富、更优质的学习资源。此外,AI 与教育的深度融合,也为家校社协同育人开辟了新路径。例如,借助 AI 技术,家长可以更精准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,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将更加高效,社会教育资源也能更好地整合进学校教育体系。
回顾北京在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方面的历程,2019 年出台的《北京促进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发展行动计划》是重要的起点。此后,两期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,以及 2023 年实施的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培训项目,都为此次全员专项实训奠定了坚实基础。每一步探索,都见证了北京在教育与科技融合道路上的坚定决心。
此次 “智小京” 上岗与教师专项实训,是北京教育在 AI 时代的一次大胆创新与积极实践。随着实训的推进,教师们将带着新的知识与技能回归课堂,为学生们带来更具创新性、更高效的教学体验。在未来,我们有理由期待,AI 技术将与教育深度融合,孕育出更多教育成果,为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贡献力量,书写教育现代化的新篇章。